400 8282 900

“​守望古镇 留住乡愁” 中国名镇(周庄)论坛十周年纪念暨2017中国名镇(周庄)论坛成功举行

作者:周庄旅游企划部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8日
2017年11月4日至6日,第十届中国名镇(周庄)论坛在古镇周庄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指导,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主办,昆山市住建局、昆山市规划局、周庄镇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

恰逢论坛举办以来第一次“逢十”,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全国名城、名镇、名村的代表们回顾名镇保护实践,探索发展创新路径,在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当下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



与会者们参观了中国十大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周庄.香村”以及距离周庄不远的祝甸古窑文化馆。此外,主办方还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的十周年纪念活动,包括“守望古镇”中国名镇保护成果展、“周庄之美”传统手工银盐摄影艺术展,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周庄工作站也在论坛期间揭牌。


自2008年以来每年举行的中国名镇(周庄)论坛,已成为中国名镇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实践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论坛在周庄的长期落户,即其给予周庄古镇保护成果的最佳肯定;论坛一路走来,也见证着周庄守护历史遗存过程中的风雨艰辛。今天,一座拥有宋朝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典型建筑风貌与优越生态环境的“中国第一水乡”,吸引无数游客前来体验“有一种生活叫周庄”,这是绽放在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时代之花。


六道并取 先声夺人
中国古镇保护的“周庄模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多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之下,依托古镇资源发展旅游、依靠以旅游发展反哺并支撑古镇保护,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周庄模式”正式起步。


“周庄模式”的首要特点,在于一套完整的古镇整体保护规划体系的支撑,1986年,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帮助周庄制定的《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中,对周庄古镇区与新镇区进行功能区分,对古镇区进行整体性保护。此后,1997年的《周庄古镇区保护详细规划》,恪守原材料、原结构、原环境、原工艺的“四原”原则实施,并体现出规划的长效性,使古镇保护不因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更迭而受到影响。


“周庄模式”还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法规。这套法规有效地约束了原住民。如1999年制定的《周庄古镇保护暂行办法》,具体规定了古镇内房屋重建、翻建、改建、扩建修理、外部装修的承办审批程序以及做法、层高、要求等细节,规定了奖罚措施;构筑了一套政府主导的古镇保护组织机制。1999年,周庄成立古镇保护委员会,委员会由不同职能的成员单位组成,镇长担任古镇保护委员会主任,下设办公室对古镇保护工作实施管理、监督和指导。


“周庄模式”的经济特点,则是保护经费不依靠国家,由地方政府依托镇旅游公司收入以及镇管租房租金和古镇保护基金解决。通过旅游开发带来的收入反哺古镇保护。


保留古镇区原住民则是“周庄模式”最为外化的特点,这一做法使原住民成为周庄古镇保护的主体之一,最大限度维持周庄原生态人居环境,且同时保存了水乡婚俗、阿婆茶、传统作坊等古镇生活形态、人文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周庄模式”同样注重地方历史文献资料的系统性收集与整理。


依托以上述六点为主要特征的古镇保护“周庄模式”,周庄最大程度上保有了固态的历史建筑风貌与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先后获得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等诸多荣誉,并入选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在上世纪末,周庄凭借这种超前的规划视角,在做好古镇保护的同时,开启了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先河,并走出了一条“不拆古镇也能发展,保护古镇也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发展新路子。



卅载情缘 一路同行

阮仪三与周庄古镇保护的点点滴滴

2017年11月5日,一位白发苍苍、双目炯炯的老者步入周庄古镇中的原蚬江渔唱馆,收获了热烈掌声。阮仪三带着他的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入驻周庄,这是“古城卫士”与古镇周庄三十余年情缘中又一高光时刻。



阮仪三1934年生于苏州,其先祖为清代著名思想家阮元。上世纪八十年代,阮仪三努力促成平遥、丽江以及江南六大古镇的保护,现担任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阮仪三曾说:“如果说江南古镇是我的孩子们,那么周庄就是我的长子。”1986年,阮仪三带着6名学生来到昆山,再坐小船历经数小时颠簸深入昆南水乡,探访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周庄。在周庄,阮仪三帮助政府制定了周庄古镇保护的首套规划方案——《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这一规划的整体性保护思路,突破了当时周庄单一修复沈厅等散点的传统做法,更提出“保护古镇,开发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的方针,短短十六字,彻底改写了周庄的命运。



80年代,是中国大陆初次拥抱市场经济的年代,“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是当时的热词,保护古城古镇、修复文化遗址的工作,因其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而普遍不受地方政府重视。但在阮仪三的设计中,“保护古镇”与“发展经济”的概念,从矛盾的双方转化为共生的伙伴,这一思想为日后“周庄模式”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此后的岁月中,阮仪三为周庄古镇的保护发展倾尽心血,他将自己的课题研究经费捐献给周庄;为反对一条高速公路贯穿周庄古镇的方案,他据理力争,留下“全力保周庄”的佳话;周庄古镇区和控制区内每翻建或新建一幢房屋,都要经过阮仪三对设计文本的签字确认方能生效。而周庄古镇保护的成果,确实不负阮仪三的每一份努力,周庄在江南泽国里演绎着蓬勃的生命力,展现着阮仪三古镇保护理论的示范性,为其他地区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输送着有益的借鉴。


创新发展 志存高远

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助力古镇保护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周庄旅游逐渐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转变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休闲度假旅游,周庄旅游工作者们抢抓时机,推出“旅游+”等指向转型升级的创新举措,并积极拓展视野,将周庄旅游的目的地从0.47平方公里的古镇区推向38.96平方公里的周庄陆地全境,拥抱即将到来的全域旅游时代。这些动作从多种侧面为古镇的保护工作增添了助力。


周庄古镇区内完整保留着60000平方米左右的古建筑,自2012年开始,周庄逐步利用这些空间资源开辟出多样化的文化空间,如影艺小院“旅游+摄影”、博物馆“旅游+收藏”、古戏台“旅游+昆曲”、纸箱王“旅游+亲子”等,这些“旅游+”项目通过对一系列成熟外部文化空间的引入,以及古镇内原有空间的文化置入,使得古建筑与现代游客积极互动,获得了不寻常的生命力。


周庄民宿于近年来强势崛起,成为长三角地区民宿最集中的景点之一,周庄旅游公司投资开发的 “贞”字系列精品民宿、花间堂与正福草堂等成熟商业民宿,以及忆江南为代表的本地民营民宿,在为古镇区居民创造丰厚收入的同时,倒逼屋主时刻关心古建筑完整与清洁的程度。



与中国名镇(周庄)论坛同岁的《四季周庄》大型水乡实景演出,融入大量周庄传统生活元素,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感受水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坐落于古镇七公里外的“香村”项目,以现代设计手法重新诠释江南农村生活趣味,在全域旅游时代,将为周庄农村吸引不少眼球,在“乡村往何处去”的十字路口投出问路之石。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主题与机遇,但总有一种恒定的精神与价值是传承不变的。十九大之后,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进入崭新的时代。我们在追求更鲜活的物质生活时,不能忘记回顾优秀的传统;同样,当我们为传统价值的弘扬作出努力时,也应尽可能地去寻找崭新的灵感。这或许是周庄古镇保护的历程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