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批发展旅游的古镇,周庄古镇始终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发展”的旅游发展原则,并不单一追求古镇保护或旅游开发,而是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通过保护为旅游创造条件,旅游发展为古镇保护提供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也为国内多地古镇发展旅游提供了借鉴。
时间进程
我们一直致力于古镇保护与发展。从1983年到2008年,周庄古镇规划共编修了8次,每次规划的核心都涉及古镇保护。
保护模式
《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明确提出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的十六字方针。至此,依托古镇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依靠旅游发展反哺古镇保护,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周庄模式”正式起步。周庄古镇保护模式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①建立一套完整的古镇整体保护规划《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规定了周庄0.47平方千米的古镇保护区,对古镇区进行整体性保护。同时在古镇区之外另划辟新区。1997年制定的《周庄古镇区保护详细规划》,进一步细化古镇保护的各项规划要求,并有效地约束了政府,使古镇保护不因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更迭而受到影响。
②建立一套政府主导的古镇保护组织机制1999年,周庄成立古镇保护委员会,委员会由镇建设管理所、旅游公司、居委会、土地管理所、工商所、派出所等成员单位组成,镇长担任古镇保护委员会主任。周庄古镇保护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古保办),对古镇保护工作实施管理、监督和指导。此外,还成立古镇保护专家组,指导周庄的古镇保护工作。
③周庄成立全国第一家古镇保护基金会周庄古镇的保护经费,不依靠国家,而由地方政府自主解决,主要依托镇旅游公司收入以及镇管租房租金和古镇保护基金。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倡导下,周庄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古镇保护基金会,规定将周庄每年旅游门票收入的10%划入该基金。这种用旅游收入反哺古镇保护的做法,为古镇保护提供了资金保障,也获得了古镇居民的拥护。
④周庄古镇保护地方法规 《周庄古镇保护暂行办法》周庄在古镇保护过程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法规。1999年,周庄制定了《周庄古镇保护暂行办法》,并由昆山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成为正式的地方法规。2003年,针对多年来古镇保护的实践和《周庄古镇区保护详细规则》《周庄古镇保护暂行办法》在实施中暴露出来的细节问题,对《周庄古镇保护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⑤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
从2008年起,在昆山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发起主办了“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论坛通过聚焦以江南水乡名镇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30年来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和名城名镇名村代表共同参加,为中国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发展创立一个交流平台,从而切实推动中国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阮仪三与周庄
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
从2008年开始,周庄每年面向全国举办中国名镇名村(周庄)论坛。论坛通过聚焦以江南水乡名镇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保护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代表共同参与交流,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学术和实践经验的交流平台,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和发展,为促进中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先导与交流作用。2008年,周庄镇举办首届由国家建设部主持,以名镇名村保护为主题的全国性论坛,每年一届。
论坛上通过并发表了《周庄宣言》,并决定周庄为论坛的永久性所在地。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昆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我中心协办的第二届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在周庄镇举行。来自国家建设部、文化部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代表及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机遇与挑战下的古镇复兴之道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中心部门主管李昕博士出席此次论坛并发表题为 “中国古镇保护发展与变迁———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的主题演讲。最后,与会代表共同发表了中国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倡议书。
300余位来自国家住建部、文化部、旅游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嘉宾与全国各地的古城镇保护与发展相关的代表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的专家学者会聚古镇周庄。
本届周庄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发展”。 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王景慧、阮仪三、楼庆西、张广汉、周俭等作了相关主题报告,周庄镇原镇长庄春地应邀介绍了周庄二十多年的古镇保护和发展情况。论坛上,国内外古镇专家对周庄的古镇保护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认为,面对上海世博会给全球文化融合、旅游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周庄为代表的古镇要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古镇保护发展的理念和经验,不仅仅要做发展旅游的古镇,更要做生产的古镇和生活的古镇。此次论坛共包括主题论坛、分论坛、倡议宣言三个部分,以“保护谋求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商学各方力量从战略、经济、社会等各个角度,共同探讨中国古镇保护的再出发之路。
阮仪三说,反思现代化对我们生活的改变,不难发现,历史城镇比之现代城市,更充满生态和谐的人居精神,宅院天井和厅堂的精巧排布形成自然通风采光;自我调节的生态水环境,小船摇橹进户使现代都市智能交通望尘莫及。江南水乡古镇利用天时地利所构建的人居环境典范,于精致多变中构筑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轮美奂,又依托水上航运形成以专业市镇为核心、以农村生产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协作区域,虽没改天换地的豪迈,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值得为城镇未来发展建设所借鉴。主 题:文化创新视野下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和青少年遗产保护教育
此次论坛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主办,来自英国、法国和中国的遗产保护专家及相关机构齐聚论坛,共同探讨遗产文化的保护。
江南水乡城镇承载着江南地域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经济形态,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建筑艺术和富足诗意和谐的居住环境中,创造了婉约秀丽的江南文化,对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不仅是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继承,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城市、新建筑提供了无限灵感。主 题:历史城镇与世界遗产
2012年底,苏州的周庄、甪直、同里、千灯、沙溪、锦溪以及浙江的乌镇、西塘、南浔、新市等十镇成功列入更新后的国家申遗预备名单。主 题:城镇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
论坛第一板块主题为: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灵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中枢主持,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曹昌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郭旃,同济大学教授、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阮仪三,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副所长张 飏分别发言。
第二板块主题为:互动交流——历史城镇的可持续保护。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广汉主持,江苏省城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道齐,江苏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盛志伟,同济大学教授张松,同济大学教授邵甬分别作了主题发言。第三板块主题为:专题讲座——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俭教授主持,同济大学教授李桢作了题为题目:《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的主题演讲。主 题:呵护共同家园,留住美好记忆
第八届中国名镇名村论坛在周庄举行。专家学者再次相聚周庄舫,围绕“呵护共同家园 留住美好记忆”论坛主题提出真知灼见。
迈入第九个年头的中国名镇论坛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昆山市人民政府主办,论坛聚焦以江南水乡名镇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30年来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古镇未来发展方向。
“利用是最好的保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李昕认为,对于古镇保护,最好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以及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让古镇发展呈现了多样化、地方化、高端化、分异化和新合作。从以旅游观光为方向到以休闲度假为目的,再以生活原真性为目标,古镇保护正汇聚内外资源,整体移动互联。主 题:回顾名镇保护实践,展望发展新路径
2017年11月4日至6日,第十届中国名镇(周庄)论坛在周庄古镇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指导,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主办,昆山市住建局、昆山市规划局、周庄镇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
恰逢论坛举办以来第一次“逢十”,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全国名城、名镇、名村的代表们回顾名镇保护实践,探索发展创新路径,在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当下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与会者们参观了中国十大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周庄.香村”以及距离周庄不远的祝甸古窑文化馆。此外,主办方还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的十周年纪念活动,包括“守望古镇”中国名镇保护成果展、“周庄之美”手刷银盐摄影作品特展,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周庄工作站也在论坛期间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