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82-900

冬游周庄,年味生活八件事(下)

作者:周庄旅游企划部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30日
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大的意义是团圆。无论是赶在迈不开步子的火车上,还是堵在寸步难行的“假高速”,归心似箭的情绪总能让你觉得这是值得的。

可转念一想,当归家之后,和家人挤在狭小的公寓楼房里,瞧着外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识,隔着玻璃窗围观室外毫无年味的气氛,内心是否有些窘迫?既然渴望年味,渴望自由与放松,何不带上家人,逃离拥挤的城市,回到僻静的乡野之交,寻一处年味的根。冬游周庄,或许会是你不错的选择。

觉得成年后的年味不如儿时浓?
或许你只是没来周庄过年。

第五件事
那条600年前的“昆山之路”

在600年前的江南大地上,一名叫沈万三的周庄男子已经走出了一条通向财富与自由的道路。在元末乱世中,沈万三以周庄为根基,沿着蜿蜒缠绕的水道向北进发,在太仓刘家港出海走番,积累了富可敌国的家产。他的儿子迎娶了另一位著名昆商、昆曲艺术的重要赞助者顾阿瑛之女,他的事业,使周庄与当时如日中天、信仰“利润即美德”的商业帝国威尼斯产生交集,今天,两大水乡各自闪耀东西方文明圈。


周庄与财富的深刻羁绊,使得周庄年初五的财神节广受欢迎,去沈厅走一走陆上财道,重读沈万三发家致富的道理;万三水上码头乘一乘万三水上财道,听沈万三的财富传说。在财神居拜财神,祈福财运来。拍扁青橄榄,和着香茗,品一杯元宝茶,将福气财气“装”回家。

第六件事
“圆食”之萌

全国各地过年,都要讨个好口彩,连打碎了东西都要“碎碎平安”。周庄人的口彩,则是可爱的“圆食”。

圆食,顾名思义,就是一切圆形的食物,可以是温厚敦实的蒸年糕,可以是香甜Q弹的汤圆,可以是清澈的三味圆汤里,那一勺形状端正的水面筋,也可以是与红油赤酱的万三蹄一起焖煮,七分肉味的一颗卤蛋。

过年到周庄,要把团圆、圆满、圆融吃下,心怀希望的你好梦得圆,有所失去的我破镜重圆,左支右绌的他面面俱圆。

若这些都只是美好幻想,至少先让肚腹圆起来吧。

第七件事
还在逛超市?不如游年市!
新年将至,大街上依然车水马龙,你熬过12个红灯,冒着擦车的危险抢到了大润发地下停车场的车位。人头攒动的超市里,刘德华唱着《恭喜发财》,你拎着火腿、茶叶、保健品,在一望无际的收银台前排队……

这种采购年货的方式,极不走心。何不安排一次周庄之行,顺便在周庄年货大街上扫荡一番?在全福南路年货大街,周庄水乡传统年货和经典工艺集中呈现,老灶头、糖画、各色水乡小吃、万三春酒、对联、面人等,选择太多,更有身着水乡传统服饰的表演者们打连厢、挑花篮、舞龙舞狮,载歌载舞,点亮新年。有的看、有的吃、有的买、有的玩,这样的豪华集市——“年市”,周庄人已经做了上百年,再不来玩,你就太落伍了。

第八件事
惜别国风花灯夜

中国古代,宋朝人最重视元宵节,称“上元节”。苏轼写《南乡子.宿州上元》,一句“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天上地下,道尽佳节繁华景。周庄诞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正是北宋最好的时候,继承了宋人遗风的周庄,元宵节也一直过得有滋有味。

在2017年的周庄“十五闹元宵”活动上,游客们可以与当地原住民共同游赏传统的赏花灯、猜灯谜。元宵佳节,是对“年”的告别,过完这一天,就让纯正的国风带给你满满力量与自信,冲进更多挑战的2017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