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的美食
有人偏赖吃到腻的不再想念。
有人习惯间歇性的清心私享。
有人倾向于获得更多的味觉可能。
有人选择保留食材原本的味道。
然而,无论如何,
人与食物,终将会腐朽。
唯有记忆得以存续。
与美食之间最好的回忆,大概就是腌制。在它最时令的节气采摘,再经由自然凉晒,除去水分。通过节制而合理的发酵,打破原本的生命结构,延长其生命周期,生成新的生活味觉。
(阿婆菜)
阿婆菜是腌制的代表。春天油菜花抽苔的时候,取下孕花的嫩苔,以清水洗净,晒到半干后,用盐腌渍,再塞入瓶口。时间是最好的调味剂,三两月过去,阿婆菜特殊的口感成就了周庄独有的味觉。至今,你仍能在全国各地知名酒店里瞧见周庄咸菜这一道菜。周庄的味觉,早已成为了它名扬四海的另一种方式。
(万三蹄)
炖,是一种慢生活的步调。食物在文火的作用下,变得酥软鲜嫩。万三蹄的美妙,也就是在炖中,才彰显出真谛。一口下去,缠绵在唇上的胶原蛋白,肉质软糯的鲜美,便是这种慢生活所赐予的。
(白丝鱼)
清蒸是最考验食物本身的味觉的。要是食物本身带腥、带味,必定是不适合清蒸的。在周庄,却有这么一道清蒸白丝鱼,只需要三两葱丝,一撮生姜,一层细盐,就能将鱼的鲜美发挥到极致。不信?那便来尝一尝吧。
相比于清蒸的清心寡欲,油炸显得激情热烈许多。滚烫的油锅里,扔下一根新鲜的南湖小鱼,没一会儿,鱼身转瞬金黄,一口咬下去,几乎都能听到嘎吱的一声响。


这些关于美食最纯朴的做法,
在周庄原住民手中代代相传。
这里没有美食家的味蕾攻略,
只有周庄地道的生活家们关于家常的记忆。